香港校服今昔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入讀私塾或傳統中式私人學校的學生會跟就讀教會、慈善機構或政府開辦學校的學生一樣,穿著當時的中式服裝。因此我們在舊相片中,不難見到一群群穿著馬褂或長衫 的男生和穿著上衣下裙或旗袍 的女生。聖保羅女書院 於一九一八年要求所有學生穿著校服,以加強對學校的認同,在當年來說是一個全新概念。很快地幾乎香港所有學校都制定了自己不同款式的校服,然而穿著校服仍只是不成文的做法,亦非強制。換句話說,有關校服的各種安排完全由學校自行決定。 直至二零一四年六月,平等機會委員會始推出《種族平等與校服》指引 ,協助學校制訂及推行種族文化共融,以及符合平等原則的校服。

相比其他亞洲大城市,香港雖然地方細小,卻擁有2,179 間日校,涵蓋中小幼及特殊教育。儘管大量學校密集在這細小的城市中,這些學校的校服在款式、布料、徽章和顏色設計上皆各有特色,在視覺上盡顯每所學校的獨特性。

現今校服為香港每所學校建立了各自的群體身份,但關於這個課題的學術文獻卻極為貧乏,實在令人驚訝。學校網站、年報、檔案和學生回憶錄偶爾會提及校服起源和演變等有趣的零碎資料,但要搜集完整的校服歷史則頗為困難。儘管如此,由於媒體總在每個新學年開始時報道一些學校古老舊事,因此校服近來逐漸成為一個有趣的話題。無論是旗袍風格的校服、中山裝(扣鈕企領夾克,襟前五個鈕扣及四個口袋)或水手裝皆曾被報道。

為了稍為填補社會有關「校服」學術研究的空白,並期望引起各界對這個課題的關注,香港教育博物館很高興能策劃首個以「香港校服」為主題的展覽,讓訪客了解校服在這一百年的發展,同時亦希望利用校服,給我們的童年印象和當中不斷轉變的教育模式作一個視覺總結。

這展覽既陳列了不同時代的經典校服,也展示了一些配飾。校服不僅加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更是青少年驕傲的源泉。它可能曾經是青少年反叛的戰場,但最終仍會喚起校服主人或甜或苦的終身回憶。藉著這個展覽,我們希望年紀稍長的來賓可以憶起他們曾經熟悉的校服,而年輕人則可以慶幸他們今天所穿的校服是何等舒適和實用。 是次展覧承蒙多間學校、機構、公司及個別人士鼎力相助,不勝銘感。在此,我們特別感謝洪強博士擔任這個展覧的數碼媒體藝術顧問,陳美怡小姐提供校服繪畫,以及金綸和豐昌順兩大校服商的支持並提供校服作展覧用途。

展覽日期:
2018年11月28日至2019年10月31日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公眾假期休館

地點:
香港教育博物館
新界大埔露屏路10號 香港教育大學 D1座平台

下載:
展覽小冊子

媒體報導

27 Nov 2018
立場新聞

28 Nov 2018
香港01

28 Nov 2018
明報

28 Nov 2018
大公報

28 Nov 2018
無線新聞

28 Nov 2018
文匯報

29 Nov 2018
蘋果日報

29 Nov 2018
頭條日報

29 Nov 2018
都市日報

29 Nov 2018
星島日報

30 Nov 2018
香港01

03 Dec 2018
蘋果日報

05 Dec 2018
香港01

05 Dec 2018
大公報

30 Dec 2018
有線電視

07 Jan 2019
教協報

08 Jan 2019
香港電台電視

08 Jan 2019
星島日報

25 Jan 2019
明報

18 Apr 2019
Zolima City Mag

20 Dec 2021
明周文化

21 Dec 2021
明周文化
English  |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