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教.城傳:九龍學校的故事(第二版)

隨着1860年《北京條約》的簽訂,英國佔領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揭開九龍發展的序幕。尖沙咀吸引了不少外國人遷居到此;紅磡一帶則設有船塢、英坭廠和發電廠等重工業;而油麻地向為華人商住地區,民間商業活動頻繁,乃二十世紀初華人社群的主要聚集地。戰後,因應城市的急速發展,政府於九龍灣進行填海工程,發展住宅區和機場,觀塘更被開發為香港第一個衛星城市。

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香港的教育需求亦因而大增。不少早年扎根於港島的辦學團體洞悉對岸的教育需要,紛紛跨港拓展教育服務。如今走進九龍,城市面貌雖已經歷幾番轉變,但人們仍能隱約從最早發展的道路和歷史建築,細味新舊城區如何互相交融,從而尋覓區內的歷史延續。現存或已停辦的學校,在不同年代,分佈於區內各處,亦一同譜寫社區歷史,見證城市和教育的發展與變遷。

本書為《承教.城傳:九龍學校的故事》的第二版,力求全面展現九龍以至全港的教育發展,涵蓋九龍早期城市發展、教育歷史及人物訪談等多方面的內容,引領讀者回到熟悉的街道、景點,窺探時代變遷的足跡,回溯早至上世紀四、五十以及六十年代的校園生活,從而明白區內人、事、物如何在教育和城市發展脈絡中互為影響。


 

編著:
李子建、鄭保瑛、鄧穎瑜、
姚依彤、高彥靜、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教育博物館

 

主編:
李子建、鄭保瑛、鄧穎瑜

English  |   A-   A+